來源
靖江市融媒體中心
記者
葛蕓
編輯
趙楨
【大會現(xiàn)場。朱其攝】
東興鎮(zhèn)中心幼兒園的石榴課堂。
生祠初級中學的學生在篩谷,。
濱江學校學生制作的花生生長記。
豐收季,,秋實飄香,學生們的好奇種子也在茁壯成長,。金秋時節(jié),,我市多所校園開展秋實主題教育活動。在和秋實的互動中,,學生們體驗到了在大自然中學習,、在實踐中學習的樂趣。
東興鎮(zhèn)中心幼兒園:一“石”興起只為“榴”住你
這個秋天,,石榴成了幼兒園課堂上的主角,。10月中旬,東興鎮(zhèn)中心幼兒園以石榴為切入口,,帶領幼兒開啟了石榴探索之旅,。
“胖胖身子口兒小,掛在枝頭開口笑,,笑紅身子笑咧嘴,,露出顆顆紅瑪瑙。小朋友們,你猜到它是誰了嗎,?”課堂上,,幼兒通過討論、看科普視頻,、聽故事等方式,,初步認識石榴,并通過簡單的調查收集信息,。家長們大力支持,、主動參與,和幼兒一起觀察實物,、查閱資料,探究石榴的各種特點后,,合作完成了調查表,。老師們從幼兒的興趣點與問題出發(fā),引導幼兒自主總結石榴的外形,、顏色,、味道、生長特點等,。石榴寫生,、水粉貼畫、黏土石榴……在系列美工活動中,,幼兒收獲了美妙的體驗,。
隨著石榴課程的推進,紅彤彤的石榴逐漸滲透到了幼兒的區(qū)域游戲,。生動,、有趣的石榴課堂,讓幼兒產(chǎn)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與探索欲望,??茖W區(qū)的幼兒玩起了石榴排排隊的游戲,他們用各種符號,、數(shù)字記錄著游戲結果,。生活區(qū)的幼兒經(jīng)營了一家“石榴店”,大家在買賣石榴的過程中收獲快樂,。閱讀區(qū)的幼兒看完《石榴的鉆石王冠》《森林里的石榴樹》等繪本后,,興高采烈地和同伴分享著書本里的精彩情節(jié)。
生祠初級中學:田野課堂躬耕潤心
10月底,,生祠初級中學校園的農(nóng)場里吹響了秋收號角,。以校園農(nóng)場秋稻開鐮儀式為契機,生祠初級中學精心打造勞動實踐課堂,將課堂從室內(nèi)轉到室外,,讓勞動教育“活”起來,。在田間地頭,學生們通過親身實踐,,感受農(nóng)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現(xiàn)代農(nóng)業(yè)的魅力,。
稻田里,顆顆飽滿的稻穗在微風的輕拂下?lián)u曳,,向世人訴說著豐收的喜悅,。學生們看到這樣的景象,很是興奮,。收割活動開始前,,大家認真聆聽“五老”志愿者講解的收割注意事項,牢記割稻的方法和動作要領,。開鐮儀式結束后,,學生們變身“小農(nóng)夫”,埋頭在田間忙碌起來,。他們割下稻子后將其整齊捆扎好,,運至脫粒處,最后團隊合作進行篩谷,,整個過程有條不紊,。活動加深了學生對“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,,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”的思考,,也讓他們深刻領會到了“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”的深刻內(nèi)涵。
濱江學校:妙趣生“花”“生”活如畫
秋天是花生成熟的季節(jié),,濱江學校以勞動教育為主線,,開展了“四季耕讀好事‘花’生”跨學科讀行活動,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感悟迎難而上,、頑強拼搏的“花生精神”,。
“四季耕讀好事‘花’生”跨學科讀行活動形式多元,融合語文,、數(shù)學等多個學科,,校園、田野,、家庭都是花生課堂的開設地點,。“花生身上,,有不慕虛榮的底氣,、面對挫折的勇氣,、樂于奉獻的元氣。學完課本上的《落花生》一文,,很多學生對花生產(chǎn)生了濃厚興趣,。結合花生成熟季,學校將二十四節(jié)氣融入教學,,順勢打造了花生課堂,。”濱江學校老師介紹,,活動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潛力和主觀能動性,。在花生采收季,學生們體驗了除草,、收花生,,以實際行動弘揚勞動精神。部分學生還烹飪了宮保雞丁,、椒鹽花生等各色花生美食,,與家人分享。課余時間,,學生們嘗試水培花生,觀察花生種子期,、發(fā)芽期,、生長期、開花期和結果期等不同時期的狀態(tài),,以作文,、繪畫等方式制作了花生的成長日記。